Search

尚瑞君之愛‧傾聽‧解讀心

生命從愛中來也在愛中成長 交流從傾聽開始也從傾聽互動 透過解讀與同理拉近彼此的心
對別人有禮貌,就是對自己慈悲 群居的我們,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,大家都喜歡有禮貌的人吧?對別人有禮貌,其實,是對自己的慈悲。 昨天,舉家去醫院探望媽媽,因為媽媽剛轉進私人醫院,我們都是第一次去。到了媽媽住院的樓層,在護理站,身著便服的一位男士就問我要去那一房?我說了房號,他馬上說怎麼走,跟他說謝謝後,我們很快的看到了媽媽。 媽媽醒著,我摸摸她的臉跟她說話,她說:「手好冰!」對啊!媽媽昨天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話了!以前,每次我摸她的臉,她都說我的手好冰!我說:「媽媽,您好棒!會說話了!進步很多,要再加油唷!阿迪說醫院很冷,我幫您帶被子來了!」我幫媽媽又蓋了一層被子,幫她按摩四肢,鼓勵她要多練習動。然後,我跟媽媽和孩子們說,我去護理站詢問一下狀況。 每次去醫院看媽媽,我都會去護理站詢問一下媽媽的治療狀況。因為我的態度都客氣有禮貌,護理人員都會很詳盡的向我解說媽媽的現况和後續治療的走向,我覺得這樣的醫病關係,是在良性互動中,帶給彼此良好的感受與經驗。對人有禮貌與給予專業的尊重,真的對交流的雙方都好。 詢問完護士,等在一旁的幼子突然跟我說:「媽媽,您到病房一下,外婆隔壁床的阿嬤好奇怪,要我倒水給她喝,我問她水在那裡,她又不說。」 記得,我們剛進病房時,隔壁床的阿嬤就突然的大聲唸起佛號,我跟她笑了一下,她只是睜大眼睛盯著我看,行為舉止是有一些奇怪。走回病房,那阿嬤說:「剛才我叫小弟幫我倒水喝。」我問:「阿姨,您可以喝水嗎?我看您也插著鼻胃管耶!」她說:「可以,拜託妳幫我倒一杯水。」我看她沒有被禁食,在病床牆上,也沒有列明特別的醫囑,就倒好水端給她,跟她說:「阿姨,要慢慢喝唷!」她很急的喝了兩口,我說:「阿姨,您真的很渴,不要急,這樣喝很危險!」她又喝了一口,我把水放好,閒聊了一下,才知道,阿姨68歲,中風3,4年了!但是,她說話雖然聲如洪鐘,腦筋卻可能因為中風後有損傷,有時會言不及義,或是突然斷線,陷入出神狀態。難怪,剛才幼子會覺得她很沒禮貌,畢竟,她中風生病了。 我跟幼子說:「那個阿嬤,因為中風可能對頭腦造成損傷,所以說話沒禮貌,讓你覺得不舒服,對不對?」幼子說:「對啊!她就直接叫小弟,幫我倒水,也沒有說請,我問她,水在那裡,她又不說!」我說:「所以,你不知道該怎麼幫她,甚至,會覺得不想幫她?」幼子說:「對啊!」我說:「弟弟,你的判斷也沒有錯,因為,她在住院,我們也不知道原因,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喝水,所以,你請媽媽幫忙,是對的!媽媽確認她能喝水,才幫她倒了水。對人要有禮貌,別人才會覺得舒服,要記得這種別人對你不太禮貌,讓你不舒服的感覺,以後,你就不會對別人不禮貌。這就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但是,那個阿嬤可能是因為中風了,讓她的腦筋受損,你可以原諒她嗎?」弟弟說:「可以啊!」 對別人有禮貌,就是對自己慈悲,因為「伸手不打笑臉人」。你的善意,比較不會製造出可能發生衝突的場面,就不會為難到自己,就算沒換來別人的善意,至少,也對得起自己所受的教養。一般來說,大家習慣禮尚往來,好來好去是常情,反之亦然,所以,保持住自己的禮貌,既重要又實用。 在這個什麼都求快,求有效率的,瞬間萬變的速成年代裡,大家都還是喜歡看見微笑而有禮貌的臉龐,因為,那讓彼此舒服。那就從自己做起,記得,保持你的禮貌與微笑,如果,還是不小心遇上別人的不善意對待,那也笑著離開吧!別讓別人的壞禮貌,壞了我們的好心情,不值得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禮貌的事情上。做一個有禮貌的人,不但對得起自己所受的教養,也是對自己的慈悲行為。 #2018.2.13.阿姆斯特丹遊河

對別人有禮貌,就是對自己慈悲 群居的我們,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,大家都喜歡有禮貌的人吧?對別...